专访永明金融邓斌:险资配置需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找确定性收益|湾区金融大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3 08:37
中国资产吸引力 - MSCI中国指数今年以来上涨近13%,国际资金正参与中国资产重估[1] - 大长线资金着眼于10-20年发展前景,持续持有中国资产[1] - 中期资金关注地缘政治和中国科技发展进程,等待明确信号进入市场[1] 险资配置策略 - 国际长线资金在中国市场采用"哑铃型配置":高分红国企股与新兴科技产业链(算力/芯片/AI)[1] - 险资投资遵循"三不投"原则:无法风险管理/定价/退出的资产不投[3] - 亚洲市场险资对另类资产(如私募债)需求攀升,形成配置新趋势[2] 科技行业投资 - AI发展推动算力需求,带动电网升级和铜矿需求,电力及铜矿龙头被视为确定性机会[2] - 科技领域投资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关注产业链龙头企业[2][8] 黄金市场动态 - 中国险资获准投资黄金,预计中长期持有量达208-555吨(占全球需求2%以内)[3] - 黄金长期看涨因安全资产需求及纸币贬值预期,但险资配置面临流动性挑战[3][7] 利率与债券市场 - 美债利率上升提升险资偿付能力,支持配置高收益资产[5] - 长期利率上行概率低,科技应用将降低生产成本缓解通胀[5] - 美债评级下调短期影响有限,全球安全资产需求仍集中于此[6] 港股与板块机会 - 港股走势取决于中美关系及中国自身发展,资金回流信心与不确定性消除相关[9] - 中国优质头部资产(如医疗/新能源)对外资吸引力显著,医疗产业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10] - 低利率环境推动股票上涨,融资成本下降利好经济发展和投资扩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