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产业发展战略 - 遵义市对接贵州省"3533"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重点培育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5个三千亿级优势产业和3个一千亿级特色产业 [1] - 以"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世界级酱香白酒、新型基础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绿色食品工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 [1][17] - 形成"1+3+N"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酱香白酒为核心引擎,基础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为三大支柱,布局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15] 遵义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27.2亿元,增长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 - 第二产业增加值2006.67亿元,增长6.5%,工业主导作用显著增强 [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白酒产业产值1408亿元,资源精深加工产值4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480亿元 [6]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 白酒产业:茅台、习酒等龙头企业带动,2024年产值1408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500亿元 [6][29] - 基础材料产业:实施"富矿精开"战略,遵义铝业、遵钛集团为代表企业 [24][26] - 装备制造业:以航天装备为特色,贵州航天等军工企业带动,2024年产值480亿元 [6][24] - 新兴产业:布局大数据、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容百锂电专注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 [26][32]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一核引领、两轴联动、三带协同、多点支撑"国土空间格局 [19] - 形成"一核两心三带多点"城镇体系,中心城区为核心增长极,仁怀、正安为副中心 [20] - 产业分布呈现"西密东疏"特征,仁怀白酒产业集群、务正道资源加工区、新蒲高新技术园区构成三大集聚区 [24]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出台《遵义市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10][11] - 实施"五个坚定不移"发展路径: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旅游产业化、夯实农业现代化、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市场主体 [13] - 到2025年目标: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45%,建成充换电站660座以上 [11][13] 未来发展趋势 - 科技创新: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技术,航天装备产业产值预计达520亿元 [28][29] - 区域协同: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2027年配套企业目标110家,配套产值175亿元 [30] - 绿色转型:推进铝加工、能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国台酒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水率超54% [31] - 新兴业态:发展"白酒+文旅"融合,预计2025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新能源材料产业达百亿级 [32]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力“六大基地”建设,构筑西部新质生产力增长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