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混合动力技术市场格局 - 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进入百花齐放阶段,不同市场主导技术路线存在差异:中国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展较快,欧洲市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是主流,北美市场HEV优势更大,日韩市场HEV占比超过30% [3] - 中国混合动力车型年销量达540万辆,占全球混动销量的45%,庞大的市场需求促成了庞大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 [3] - 中国在电机、电控、电池、高效发动机产品及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高效、高压、高速、高功率是三电产品及混动发动机的核心优势 [3] 中国混动技术出海策略 - 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产品和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出海需首先明确目标市场的法规与政策,特别是激励政策 [4] - 目标市场充电设施建设情况是关键,城镇平均人口密度是重要指标,例如中国城镇人口密度为670人/平方公里,接近德国233人/平方公里的3倍 [4] - 需考虑目标市场的用户使用特征,例如欧洲市场有车辆拖挂需求,对动力功率和扭矩要求高,而中国市场更突出经济性 [4] 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趋势 - 上海车展显示混合动力车型增速明显,展车以自主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为主导 [6] - 技术路线呈现由外资主导向自主品牌迁移的趋势,外资车企和跨国供应商技术产品向自主品牌技术路线靠拢 [6] - 技术路线多样化、差异化但朝向平台化,例如大型SUV及越野车采用较大排量发动机及多挡位DHT+P4构型以提升高速动力性,其他车型则普遍采用双电机构型 [6] 混合动力车型性价比提升路径 - 混合动力车型总体成本低于纯电动汽车,因纯电动车需要7080kWh电量满足400500公里续航,电池成本占比大,而混动车型通过削减带电量、增加发动机实现联合驱动 [8] - 需通过技术深度创新降本增效,例如通过高速化、高压化、深度集成化实现小型化设计,从而降低设计成本、扩大车型适配范围、实现平台化模块化以降低开发和产线投资成本 [8] - 随着AI深度应用,可通过软件策略优化替代某些传感器功能,实现“硬件软化”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8] 甲醇混合动力技术进展 - 公司在甲醇汽车领域布局20余年,已投放市场近4万辆甲醇汽车,主要用于商用车和出租车市场 [10] - 技术攻关分三阶段:攻克甲醇燃料可靠性问题;在2022年量产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乘用车;正攻克甲醇单一燃料冷启动和甲醇汽油灵活燃料技术 [10] - 研发中的甲醇汽油灵活燃料技术将实现甲醇与汽油配比灵活兼容,使车辆“可油、可电、可醇”,该技术混合动力车型将很快推向市场 [11] - 甲醇价格约为2~3元/升,通过氢捕集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实现规模效应后,绿醇成本也可保持在3元/升左右,燃料经济性明显且受用户认可 [11] 政策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影响 - 碳排放管理从“双积分”转为“碳积分”将有利于混合动力技术和车型发展,因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混动车型的节能优势会凸显 [13] - “碳积分”管理模式将促进行业开发更节能的燃油车,并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同时促进绿色能源发展 [13] 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发展方向 - 混合动力技术因路线成熟、方案多样、适合不同用户和场景,且三电供应链技术能力提升带来规模成本优势,未来有更大发展空间 [14] - 发动机技术将持续提升热效率,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50%热效率,并推进小型化设计以适应大电量、长续航混合动力车需求 [14] - 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电动车将长期并存,新的混合动力应用场景如越野车纵置布局混合动力及分布式驱动型式将有较大发展 [14] - 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将继续在动力高效化、驱动电气化、控制智能化、能源多样化的“动力新四化”方面持续发展 [15]
对话王瑞平:混合动力技术将向智能化精细化持续演进 | 高端访谈
中国汽车报网·2025-06-03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