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涨停!银行股集体走强,转债摘牌加速稀缺性凸显


银行板块股价表现 - 6月3日A股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沪农商行早盘涨停 报9.86元每股 涨幅10.04% 股价创3年多新高 总市值逼近千亿[1] - 渝农商行大涨6.76% 青岛银行涨超5% 兴业银行和上海银行分别上涨4.73%和4.16% 杭州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多股盘中刷新历史高点[3] - 申万银行业指数从2023年底2841.87点一路上涨至4200点以上高位 2024年初至5月底中信银行指数取得9.2%绝对收益和11.6%相对收益 排名市场第二[3]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险资加大红利股配置力度 银行股盈利稳健且股息回报较高 为增持优选[4] - 中央汇金等资金增持沪深300ETF 高权重银行板块持续受益[4] - 外资逐步回归 增量资金有望流入银行板块[4] 可转债转股动态 - 南京银行发布公告提示南银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 要求股价连续不低于转股价130%[5] - 2024年以来已有3家银行发布转债触发赎回提示公告 包括杭州银行和苏州银行[5] - 苏州银行 中信银行 成都银行3家银行可转债已完成转股并摘牌 杭州银行已于5月26日发布提前赎回公告[6] - 2023年8月后无新银行转债发行 市场亟需新增供给[6] 银行转债市场供需 - 目前市场存续银行转债共10只 浦发转债500亿元规模剩余半年到期[7] - 若杭银转债68亿元和南银转债98亿元触发强赎 银行转债存量规模将从1700亿元降至1000亿元左右[7] - 债券投资者对银行转债需求量不降反增 基金持有比例通常在20%到40%之间[7][8] - 银行转债具防御性特征 在市场较弱时表现稳健 市场较强时可获得超过纯债的收益水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