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红外夜视仪市场概述 - 行业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影像增强器和热成像两类,市场规模增长趋势显示2019年至2031年持续上升[1][3] - 主要应用领域涵盖邮轮、货船及其他船舶类型,其中货船应用占比显著[1][3] - 行业发展特点包括技术密集性和高准入门槛,影响因素涉及政策法规及供应链稳定性[1][3] 全球供需与产能分析 - 全球产能及产量2019-2031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正向,产能利用率呈上升趋势[4] - 中国产能占全球比重逐年提升,2025年预计达30%以上[4] - 全球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2亿美元,2031年或突破2亿美元[4][12] 区域市场格局 - 北美和欧洲为传统主导市场,2025年合计收入占比超50%[4][12] - 亚太地区增速最快,中国为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销量占比预计达35%[4][12] - 拉美及中东非洲市场渗透率较低,但2031年需求潜力显著[4][12] 竞争格局与厂商动态 - 全球头部厂商包括Bushnell、NVT、KATOD等,2025年TOP5厂商市占率超60%[6][9] - 中国厂商如ROE加速国际化布局,2025年收入排名进入全球前十[6][9] - 产品差异化竞争明显,热成像技术成为厂商重点投入方向[5][6] 技术与供应链趋势 - 行业技术演进聚焦分辨率和环境适应性提升[7][10] - 上游核心部件供应集中于光电传感器领域,下游客户以船舶制造商为主[8][10] - 销售模式向直销+代理混合模式转型,线上渠道占比提升至25%[8][10]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产量2025年预计达50万个,2031年或突破80万个[11] - 进出口贸易呈现技术引进与产能输出并重特点,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及非洲[11] - 消费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合计占比超60%[11]
中国船用红外夜视仪市场运行前景及投资风险预警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2025-06-03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