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一天然溶洞遭排污:已清运垃圾2.7吨,清理仍将持续
目前,慈利县有关部门正采取多项治理措施,包括清理污染溶洞、设置禁倒垃圾标识、加强养殖场监 管、设举报电话、即时整改违法排污等,部分溶洞周边已划为禁养区;加强对溇水流域水质监测,确保 饮用水源稳定达标。 新京报讯(记者徐鸣)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一处天然溶洞被污染事件有了最新进展,6月3日,新京报 记者从慈利县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溶洞污染排查和清理工作已在全县范围启动,以杨家坡溶洞为例,过 去7天已清运垃圾2.7吨。由于各溶洞深度不一、污染程度不同,具体清理完成时间尚无法确定。据新京 报此前报道,污染点位于通津铺镇长峪铺村的杨家坡溶洞,洞内污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水。 该负责人介绍,当地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一些溶洞垂直深度可达数百至上千米,清理难度大,目前尚 未进入溶洞修复环节。等清理工作结束,若洞内有(自然)资源可以被利用,有关部门将考虑开发;若 不可利用,则会采取封禁措施。 此次污染问题被指源于历史遗留。该负责人称,洞内垃圾为十年前积累所致。2015年前,当地尚未建立 垃圾统一收运体系,村民环保意识薄弱,长期将生活垃圾倾倒入溶洞,导致洞穴逐渐变成垃圾堆积点。 随着乡镇陆续成立环卫所,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并建设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