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3日收盘,港股IPO首发募资总额达773.61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募资额占比53%成为年内新股募资王 [1] - 年内累计上市新股28只,首日破发率53.57%,但首日涨幅中位数达13.3%,显著高于港股通公司 [1] - 市场环境改善、优质企业供给(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A股龙头赴港二次上市)、政策支持(如"科企专线")及投资者结构优化共同推动打新赚钱效应回升 [1] 新股超额认购与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120倍,冻资2800亿港元;恒瑞医药获454.85倍认购,冻资2200亿港元 [2] - 蜜雪集团融资申购倍数达5324倍(冻资1.84万亿港元),沪上阿姨获3616.83倍认购,反映新茶饮板块热度 [2] - 年内10只新股首日涨幅超20%,其中映恩生物首日涨116.7%(中签一手赚超1万港元),蜜雪集团首日涨43.21%(累计涨幅189.38%) [2] - A+H公司首日表现亮眼:宁德时代涨16.43%(中签赚4320港元)、吉宏股份涨39.06%、恒瑞医药涨25.2% [3] 当前IPO动态与制度变革 - 容大科技、新琪安、METALIGHT招股中,融资申购倍数分别达27倍、22.37倍、58.21倍 [3] - 港交所启用FINI平台,将新股结算周期从T+5缩短至T+2,减少资金冻结压力,推动蜜雪集团等超额认购 [4][5] - FINI实施后投资者仅需预缴可获配金额,禁止多户重复认购,但散户中签率仍普遍低于10% [5] 新股配售机制改革 - 港交所优化定价机制,要求至少50%发售股份分配给建簿配售部分,降低散户比例 [6] - 宁德时代公开认购仅7.5%(无回拨),恒瑞医药回拨比例21.5%(中签率10%),机构投资者主导国际配售 [6] - 机构投资者通过基石投资或建簿配售深度参与定价,提高效率并减少上市后股价波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