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数量增多 行业覆盖面扩大 A股公司蜂拥赴港上市
上海证券报·2025-06-04 02:31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 - 2024年5月宁德时代、恒瑞医药、钧达股份、吉宏股份4家A股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全年新增"A+H"公司数量有望创近年来新高[2] - 今年以来近30家A股公司初次公告筹划港股上市,4月以来近20家正在筹划,涵盖通信、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包括三一重工、牧原股份、韦尔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3] - 赴港上市热潮预计持续1-2年,龙头企业、有出海需求的中型企业、新兴产业亏损企业三类公司为主要参与主体[2][10] 政策与监管环境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6] - 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联合声明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6] - 监管审核效率显著提升,宁德时代和吉宏股份从递表到上市仅用时三个多月[3] 港股市场表现与吸引力 - 2024年港股新股集资额超过7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倍,接近去年全年集资总额的近九成[5] - 出现H股较A股溢价案例:宁德时代H股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50.2倍,上市当日H股较A股溢价约7.4%[4] - 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加大中国及亚洲地区资产配置,港股市场化效率高、融资渠道通畅[6] 企业战略动机 - 企业通过"A+H"模式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如韦尔股份、国民技术、合合信息等公司明确提及提升境外融资能力[7] - 双平台运作可分散合规风险,在不同监管框架下满足披露要求[7] - 港股为亏损企业提供替代融资渠道,尤其2024年出现大额亏损的新兴产业企业[10] 行业与主体多元化 - 赴港上市企业从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食品饮料扩展至通信、电子、汽车等多元化行业[3] - 上市主体包括市值一两百亿元量级的中型企业、上市不足1年的科技公司以及新兴产业亏损企业[8][9][10] - 港股流动性初步形成良性循环:优质A股公司上市促进外部投资者入场,市场结构改善后又吸引更多企业进入[10] 市场供需与长期前景 - 赴港上市热潮受市场需求旺盛驱动,"无形的手"将自动调节达到供需平衡[11] - 长期只有具备全球竞争力、高技术壁垒的企业能通过双平台实现估值跃迁[11] - 港股流动性增强但能否支撑长期密集的大盘股IPO仍是未知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