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题2万亿蓝海:广东立法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2025-06-04 10:57

立法背景 - 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第一大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突破2万亿元 [3] - 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等短板制约高质量发展 [3] - 《条例》将海岸线占补、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等实践创新上升到法律层面,构建可复制的现代海洋治理范式 [3] 产业跃升 - 《条例》推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并实现陆海统筹 [5] - 广州、深圳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珠海、汕头、湛江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5] - 推动海洋产业向非沿海地区延伸,解决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发展失衡问题 [5] 新兴产业培育 - 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6] - 推动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延伸,2024年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00万千瓦 [6] - 前瞻布局深海装备、蓝色药库、海洋物联网、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打造千亿级新兴集群 [6] 传统产业升级 - 简化深远海养殖审批,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 [6] - 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两证同步核发" [6] - 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挖掘海洋渔业、海洋旅游升级空间 [6] 科技创新 -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8] - 加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涉海企业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 [8] - 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8] 创新要素集聚 - 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涉海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承担海洋科技攻关项目 [8] - 健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8] - 提出"普惠性财政后补助"政策以激发企业创新投入 [9] 空间管控与生态修复 - 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实施海岸线分类管控,首创"海岸线占补制度" [12] - 划定严格保护岸线1569公里,修复滨海湿地5700公顷,7个海岛入选国家级和美海岛 [12] - 加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修复机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