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政策与协同发展 - 科技金融需要科技界与金融界共同努力,通过银行、证券、保险、创投等多种方式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 [1] - 科技部与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部署科技金融体制构建,包括多部门协同机制、区域创新实践及综合运用"股债贷保投"等工具 [1] - 地方政府如陕西通过"政策—工具—市场—人才"四维驱动模式推动科技金融,截至2025年1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2972.90亿元(同比+23.75%) [2] 地方试点与创新实践 - 央行与科技部确定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重点地区开展科技金融先行示范 [2] - 陕西深化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84.99亿元(同比+40.65%),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581.79亿元(同比+25.49%) [2] - 科技部将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特色实践 [3] 金融科技与AI应用 - 金融科技通过技术驱动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率,需跨领域资源整合及政产学研协同 [4] - AI是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恒丰银行构建"双飞轮"模型体系,北京银行采用"大模型+小模型"双轮驱动模式 [6] - 腾讯云智能体平台与神州数码Agent中台通过AI技术推动金融行业智能体开发与场景融合 [7] 行业实践与生态升级 - 民生银行升级仿生金融服务(BioFaaS),构建全行级知识体系与智能服务平台 [7] - 科技企业如神州数码将AI原生平台升级为企业级Agent中台,支持AI规模化落地 [7] - AI驱动下科技金融创新潜力显现,需平衡创新与安全以应对行业变革 [7] 长远发展与战略规划 - 统筹金融发展与安全需以新质生产力、数智化、系统性思维、地方分层规划及全球视野为支柱 [8] - 科技金融需立足长远,在"十五五"时期以更高站位推动模式革新 [7][8]
“科技+金融” 如何进一步协同促进
金融时报·2025-06-04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