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与现状 - 传统个险营销模式面临挑战,代理人数量曾超1000万人,推动人身险保费从百亿元级跃升至万亿元级,但存在人力虚挂、脱落率高、销售误导等问题 [1] - 监管推动改革,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引导保险销售人员职业化发展,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 - 人身险市场正从"保单覆盖"阶段转向"服务升级"阶段,需要从"保险销售"转向"保险销售顾问" [3] 员工制模式特点 - 员工制保险销售顾问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五险一金等员工福利,采用"无责底薪+高额绩效"双轨薪酬体系 [1][2] - 横琴人寿在广州、珠海招募50名员工制人生规划师,被视为中小险企探索个险营销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1] - 员工制模式在日本及我国台湾等成熟市场已被广泛采用,国内险企如恒安标准人寿、平安、建信人寿等也在积极探索 [5] 从业者态度 - 部分保险销售人员对员工制充满期待,认为能提升职业尊严和专业价值 [4] - 销售业绩差的人员更愿意转为员工制以求稳定,而高产能营销员可能因佣金比例下降和个税问题不愿转换 [4][7] 实施挑战 - 员工制模式面临显著人力成本压力,包括基本工资、社保、公积金等福利支出 [7] - 全面转向员工制可能导致投入产出失衡,巨额固定成本制约销售队伍规模扩张 [7] - 专家预计员工制保险销售顾问比例约为10%,即25万人左右,不会成为个险渠道主流 [7] 改革建议 - 需解决代理制和员工制税收不一致性问题 [8] - 优化"基本法",从"金字塔"结构转为"金字塔—网状"混合结构 [8] - 解决国有保险公司工资总额限制问题 [8] - 建议采用"代理制+员工制"双轨并行模式,平衡成本与效率 [7] 行业转型方向 - 保险销售内涵从"拉保单"转向提供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解决方案 [6] - 职业化、专业化是销售队伍的唯一出路,员工制被视为推动变革的重要支撑 [6] - 个险渠道正处于塑造韧性、动能转换过程中,需要基于自身特点探索变革之道 [8]
“五险一金+无责底薪” 保险代理人“员工制”转型能否重构行业生态
金融时报·2025-06-04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