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下资金破6300亿 港股红利成焦点
犀牛财经·2025-06-04 16:09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以来港股三大核心指数年内涨幅均超15%,领跑全球主要市场 [1] - 截至5月底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突破6300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的80%,单日百亿级净流入已成常态 [1] - 险资掀起港股举牌热潮,年内16次举牌中13次投向港股银行股,释放中长期资金加速布局信号 [1] 港股红利资产吸引力分析 - 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较高,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近5年股息率平均值超8%,高于中证红利指数的5.42% [2]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1.70%左右,凸显红利资产在高股息优势 [2]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PE(TTM)仅6.90,低于恒生指数的10.49和中证红利指数的7.65,估值具吸引力 [3] - 港股红利行业分布分散,涉及地产、纺服、公用运输、银行、建筑等,有助于弱化单一行业波动风险 [3] 港股通红利ETF产品特征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资产净值约为20.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57.14% [1] - 该ETF在2023年港股下跌市场中斩获7.14%的回报,为当年全市场中仅有的获得正回报的港股ETF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基金成立以来收获46.24%的业绩回报和25.19%的相对业绩基准超额收益 [7] - 作为市场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于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ETF,其QDII投资模式在节省红利税方面具优势 [7] 港股投资策略建议 - 红利+科技的哑铃策略是布局港股的优选方案,一端是高分红低波动的红利资产,另一端是产业趋势引领的科技成长类资产 [8] - 哑铃策略具较高灵活性,可在市场波动时向红利资产倾斜,风险偏好回升时增配科技资产捕捉反弹收益 [8] - 实际应用上,可在港股通红利ETF(513530)基础上加上恒生科技ETF(513130)构建哑铃策略 [9] - 恒生科技ETF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涵盖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知名科技上市公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