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 - 中国AI创业者中90%曾在大厂/名企工作,百度、阿里、腾讯等13家中国企业和12家外企是主要人才来源 [2] - 95后成为AI创业新生力量,他们成长于数字化时代,具备前沿技术视野和创新思维 [2][3] - 2024-2025年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AI基础设施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5] - AI硬件消费品领域已出现销售过亿元品类,如机器人、AI眼镜等 [9] - 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AI企业23.7万家,同期8万家倒闭,行业死亡率达34% [21] 创业公司案例 - 清程极智:由95后师天麾创立,专注AI基础设施,成立半年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5][6] - 乐享科技:前追觅中国区总裁郭人杰创立,专注家庭智能机器人,2025年2月完成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10] - VAST哇嘶嗒科技:商汤系95后宋亚辰创立,核心产品Tripo可快速生成3D模型,占据70%市场份额 [19] - 松延动力:清华博士姜哲源创立,专注人形机器人,2024年完成pre-A轮5000万元融资 [22][23] 资本动向 - 阿里系投资商汤科技、月之暗面等,腾讯投资布局月之暗面、MiniMax等 [14] - 智谱AI推出"Z计划"支持初创企业,已助力近30家,其中多为核心团队为95后的企业 [19][20] - 2024年AI市场融资规模1052.51亿元,共696起,平均每1万家企业仅1.6家能获融资 [21] - 投资机构关注四大维度:技术实力、市场时机、创始人特质和成果验证 [27] 技术发展 - AI行业经历计算机视觉和大模型两次浪潮,催生"CV四小龙"和"大模型六小虎"等明星企业 [14] - 具身智能、自主Agent和多模态AI将成为下一轮技术革命方向 [16] - VAST的Tripo产品可将《我的世界》场景生成时间从1年缩短至5分钟 [19]
出走大厂的95后CEO们,已在AI赛道融资数亿
36氪·2025-06-04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