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蔚来一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67亿元,现金储备减少近160亿元,但股价不跌反涨,市场对其未来拐点预期乐观[1][3] - 公司给出二季度72000~75000辆的积极交付指引,并坚持四季度盈利目标[3][23] - 新势力车企中,理想保持盈利,小鹏和小米接近盈利,蔚来亏损额显著但战略调整力度最大[24][25][40]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为历史第二高亏损[1][21] - 现金储备从419亿元锐减至260亿元,主要因季节性销售下滑和一次性支出[17]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股东权益为负,但通过港股融资40亿港元补充资金[18][19] 业务数据 - Q1交付42094辆(含乐道14781辆),蔚来品牌同比下滑9.1%[4] - 营收120.35亿元(低于指引),汽车收入99.39亿元,单车均价23.61万元(同比降15.3%)[5][7] - 综合毛利率7.6%,汽车毛利率10.2%,距离17%目标仍有差距[14] 费用结构 - 研发费用31.81亿元(同比+11.1%),销管费用44亿元(同比+46.8%)[11] - 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支出405亿元,显著高于理想的309亿元和小鹏的189亿元[36] - 销管费用累计434亿元,同样高于理想的300亿元和小鹏的221亿元[38] 竞争对比 - 理想一季度盈利6.47亿元,小鹏/小米亏损6.6亿/5亿,蔚来亏损67.5亿[25] - 单车均价:理想26.57万元,蔚来/小米约23万元,小鹏15.3万元[31] - 汽车毛利率:小米23.3%最高,蔚来/小鹏约10%[33] 战略调整 - 销量目标:蔚来品牌Q4月销2.5万辆,乐道品牌Q4月销2.5万辆[43] - 毛利率提升:改款车型单价增10%,新一代ES8将推动毛利率超20%[43] - 费用控制:研发费用Q4目标20-25亿元(同比降20-25%),销管费用控制在营收10%以内[45]
蔚来把拐点悬念留到了Q2:一季度财报净亏67亿,股价反而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