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 - 纪念《新青年》创刊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之江饭店举办,系202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一 [1] - 会议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 [1] - 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6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1] 会议主旨 - 探讨"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多元创生,发掘其历史丰富性以推动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科学认识 [3] - 重新审视《新青年》的历史意义,认为其建构了文学与社会、历史、哲学等多领域的互动空间 [5] - 通过跨学科视角还原新文化运动的复杂肌理,突破单一意识形态叙事 [7][8] 学术成果 - 中国现代文学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文献数据库,为新文化运动研究提供一手资料支撑 [4] - 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构建了特色鲜明、内容多元的研究体系 [4] - 会议提出"世界的中国文学"概念,将中国进入现代世界体系视为现代文学根本分水岭 [10] 研究视角 - 语言维度:揭示五四白话文对文言、外来语的容纳性特点,打破文言/白话二元对立认知 [8] - 地域视角:浙江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特殊地位,孕育鲁迅、茅盾等核心人物并形成"清气"传统 [4][8] - 跨文化传播: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形成双向影响关系 [13] 方法论创新 - 提出现代文学三认识论原则:唯一性、不可逆性、系统性 [10] - 采用"去中心化"视角研究非主流人物如高语罕的历史贡献 [7] - 结合流行文化分析(如《灌篮高手》《三体》)探讨文学在当代的转型 [9] 学术影响 - 会议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理论创新、史料挖掘、方法革新等方面的发展 [20] - 展现了浙江省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地方特色 [20] - 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历史镜鉴,回应全球化与数字技术带来的时代命题 [20]
历史的复调与叠响:“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多元创生
新浪财经·2025-06-04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