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失的人工客服,“智障”的AI客服
36氪·2025-06-04 18:33

AI客服行业现状 - AI客服在电商、金融、物流、教育、通信、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但存在沟通不畅、答非所问、转接人工客服难等问题,损害消费体验[1] - 2024年电商售后服务领域与"智能客服"相关的投诉同比增长56.3%[2] - 30款互联网App实测显示40%无法接通人工客服,接通后超半数需12分钟以上响应[3] AI客服主要痛点 - 无法解决个性化问题、回答生硬机械、不能准确理解提问是用户最不满的三大缺点[2] - 30.98%用户反映智能客服无法照顾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2] - 用户需刻意调整说话方式(如咬字清晰)才能与AI客服沟通,稍有不慎即导致理解错误[2] 企业服务策略问题 - 部分企业将AI客服作为削减成本工具,背离"以用户为中心"宗旨[6] - 技术应用存在服务逻辑悖论:用户拨打语音客服时通常问题较复杂,而AI客服应对能力不足[7] - 缺乏有效人工客服转接通道,仅11%App能在4分钟内接通人工服务[3] 技术改进方向 - 需通过优化算法、扩充语料库、提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强化AI客服技术[7] - "智能体"技术可提升多系统串联能力(如旅游平台整合机票、酒店等数据)[7] - 应明确AI客服适用场景边界,标准化服务可通过App等渠道完成[7] 消费者行为反馈 - 实测显示消费者明显倾向选择纯人工客服(假设企业同时提供两种服务时)[2] - 中老年用户因操作困难已放弃使用客服热线[5] - 当前AI客服仅代表高效而非优质服务,实际能力与宣传存在差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