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的尽头是核电?科技巨头纷纷“拥抱”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4 20:22

科技巨头转向核能应对AI算力需求 - Meta与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20年核电采购协议,从2027年起购买伊利诺伊州克林顿清洁能源中心1 1吉瓦电力(相当于该核反应堆全部发电量)[1] - 微软去年9月已与Constellation签约重启三哩岛核电站并锁定20年电力供应[3] - 受Meta合作消息刺激,Constellation股价盘前涨15%,港股核电股集体上涨(中广核矿业+28%,中核国际+11 9%,中广核新能源+3 5%)[1]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成为新趋势 - 亚马逊向X-energy投资5亿美元,计划2039年前部署超5吉瓦SMR发电能力[4] - 谷歌签约凯罗斯电力,拟采购500兆瓦电力(6-7个SMRs),首座反应堆2030年前投运[4] - SMR相比传统核电站具有模块化设计、建设周期短、灵活部署优势,适合数据中心专属供电[4] AI算力竞赛驱动电力需求激增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倍至945太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国用电量),AI应用是主要驱动力[2] - 2024年底全球公共数据中心达5697个,2030年将增至8410个,微软和亚马逊占据现有超大型数据中心半数以上[5] - 微软2025财年拟投8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占其资本支出预算95%),亚马逊计划十年投千亿美元,谷歌2025年投75亿美元[5] 核电行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 科技公司长期购电协议为核电运营商提供稳定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新项目建设/旧机组重启[6] - 亚马逊、谷歌、Meta等签署世界核协会承诺书,支持2050年前全球核能装机增长两倍[6] - OpenAI联合软银、甲骨文启动"星际之门"计划,拟投5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集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