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ESG强信披券商全“交卷”,气候信披质量过关吗?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4 20:28
ESG报告披露情况 - 22家券商中19家已披露运营层面碳排放(范围1+范围2),其中12家实现同比减排,光大证券降幅最大达30.86% [1][3] - 9家券商(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披露范围3碳排放量,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指标细分程度最高 [1][3] - 中原证券碳排放量增幅最大达31.60%,华泰证券因高温天气和业务量增加导致耗电量及范围3排放上升 [3][4][5] 碳金融发展动态 - 超10家券商研发碳金融产品,中金公司参与上海碳市场首批碳回购交易,国泰君安2024年碳交易量达1300万吨 [6] - 地方碳市场差异化明显,上海启动碳回购交易,北京发布碳金融实施方案,湖北出台质押融资细则 [7] - 券商通过金融创新工具升级传统碳交易服务模式,帮助实体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12家券商成立董事会ESG委员会,2家设立董事会下属ESG部门,其余8家建立ESG治理架构 [8] - 2024年证监会处罚38名违规从业人员,对7家券商采取监管措施,开出单笔最大罚单1800万元 [7] - 金融机构需平衡发展速度与合规质量,通过技术监控和文化建设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8][9] 监管政策与挑战 - 财政部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强制披露投融资活动间接排放,对数据基础薄弱的券商构成挑战 [1][9] - 被投企业碳排放数据获取困难,小微企业缺乏碳核算经验,数据质量和一致性存疑 [10] - 建议从建立数据库、搭建管理系统、明确披露职责、培养专业人才四方面应对挑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