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高返”车贷模式多地叫停 优惠购车背后银行利润承压


车贷"高息高返"模式调整 - 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叫停"高息高返"模式 四川、河南开封、信阳等地已采取行动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行及平安、招行等股份行已暂停相关合作 存量业务暂不受影响 [3] - 银行返佣比例从15%折半下调 购车补贴力度显著减弱 [2] - 监管形成"中央政策+地方细则"闭环 重庆监管局1月已要求清理存量业务 [5] 商业模式变化 - "长贷短还"模式发生调整 免违约金门槛从"贷5满2"提高至"贷5满3" [6] - 实际车贷存续期仅2-3年 大幅短于银行预期的5年 导致收益被严重侵蚀 [5] - 银行前期支付高额返点后 贷款实际沦为低息甚至零息产品 [5] 行业影响分析 - 该模式根源在于银行获客压力及经销商渠道垄断 返佣比例通常在10%-15%范围 [3][4] - 高返佣推高银行经营成本 导致利润受损 1万元购车补贴政策已被撤回 [2][6] - 行业将转向不依赖高返佣 通过提升审批效率和增值服务深化合作 [7] 消费者端变化 - 贷款购车总成本此前比全款低数千元 例如22.98万元车型可节省约2万元 [2] - 新政策下提前还款免违约金期限延长 部分银行已上调违约成本 [6] - 上海地区实施细则预计6月上旬更新 现有业务暂按原政策执行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