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进入价值重构期 长三角探寻同质化竞争破题路径
中国经营报·2025-06-04 22:09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全国产业园区总数超8万家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93家 省级开发区近2600家 [1] - 2025年产业园区总供应量预计突破62亿平方米 [1] - 2024年各地出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及人才扶持政策达35个 推动园区向高端化 低碳化 集约化 数智化转型 [1] - 园区存量扩大但企业扩张需求收缩 供需剪刀差扩大 运营商以价换量成为常态 [1] 产业园区运营挑战 - 同质化竞争严重 精准招商困难 降低租金仍无法维持低空置率 [2] - 土地财政模式下的政策扶持 区域供给不平衡 粗放经营等问题显现 [2] -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 需依赖专项政策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2] 长三角地区实践案例 -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升级版人才政策体系 未来3年人才政策预算增加37% 覆盖范围扩展至大专以上学历群体 [2] - 企业可利用"人才房票" 计划奖励等政策降低用工成本 形成"政策引才—企业减负"双向赋能 [2] - 长三角构建汽车产业"4小时产业圈" 全国每4辆汽车中1辆产自该区域 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95%零部件本土化率 物流成本降低25% [3] 企业战略布局 - 张江高科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核心 发起设立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张江浩芯" 专注服务集成电路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上海临港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布局电子信息 生命健康 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 [3] 未来发展方向 - 园区运营需从"空间供应"转向"产业生态构建" 通过政策 人才 技术多维整合推动向"产业创新共同体"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