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文看懂 逾2900家公司5600余份股权激励计划“含金量”
证券时报·2025-06-05 01:40

股权激励总体情况 - A股市场累计已有超5600份股权激励计划落地,涉及上市公司超2900家,近4年每年均有超650份计划实施 [1] - 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提振中长期股价走势,实现人才、企业与股东的三方共赢 [1] - 已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数量占最新上市公司总数比例超54%,涉及的激励计划超过5600份 [2] 股权激励定义与作用 -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授予关键人员股票或期权,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紧密绑定,主要形式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等 [2] - 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2] - 股权激励实施后,公司营收增长的企业占比接近88%,净利润增长的企业占比达到76.88%,ROE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接近93% [7] 行业与板块分布 - 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板块,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均有超过300家公司,计算机、电力设备等行业则有超过200家公司 [2] - 创业板公司近900家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沪深主板实施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 [3] - 科创板公司积极性最高,已有414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占比超过七成;创业板公司超64%已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3] - 民营企业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主力军,超过2100家民营上市公司已实施相关计划,占全部实施计划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72% [3] 股权激励新趋势 -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逐步增长,2021年至2022年均有超过750份计划实施,2023年至2024年每年都有650份以上 [4] -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积极性显著提升,2024年占比突破81%,创19年来新高,今年以来占比超过85% [4]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已成主流激励工具,2024年选择该工具的公司占比超过53%,达到历史峰值 [4] - 业绩考核指标趋向灵活化多元化,部分公司加入市值指标、研发能力等特色指标 [5] - 多期激励计划渐成市场常态,美的集团、用友网络等8家公司均实施10次及以上股权激励计划 [5] - 激励股占比下降,2015年以前激励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中位数均在2%以上,2025年以来中位数为1.5% [5] 股权激励对股价与业绩的影响 - 股权激励预案公布后120天、一年及两年,相关公司股价涨跌幅中位数分别为2.77%、4.16%和5.83%,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3.39个、4.92个、7.18个百分点 [6] - 央企实施股权激励的超额收益更为显著,预案发布后两年股价涨幅超越沪深300指数近19个百分点 [6] - 高成长行业股权激励短期内对股价提振突出,有色金属、社会服务、通信等行业超额收益均超过4个百分点 [7] - 长期来看,通信、煤炭、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等行业超额收益居前,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和房地产等行业超额收益为负 [7] - 股权激励效果随时间推移减弱,实施第五年时营收增长的企业占比不足73%,净利润增长的企业占比不足64% [8] 投资者关注的高成长公司 - 近一年内实施股权激励的25家公司机构一致预测今年、明年及2027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 [10] - 景业智能等公司考核目标为2025年至2027年营收同比增长率触发值不低于30%,目标值不低于50% [10] - 金沃股份等公司考核目标为2024年至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30%、69%、119.7%和185.61% [11] - 上述25家公司年内平均上涨超15%,锦波生物大涨近128%,金沃股份涨近9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