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碰上影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AI在影视产业的应用现状 - AI最早应用于辅助传统影视制作 如2017年中影团队首次将AI生成技术用于电影视频素材修复 [2] - AI技术已用于虚拟拍摄 特种电影制作等领域 如《安国夫人》运用AI生成虚拟场景减少实景拍摄成本 [2] - 2024年以来伴随大模型发展 纯AI生成视频开始出现 如国产大模型在生成视频连续性上取得突破 [2] - 我国首部纯AI生成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上线3天内播放量突破3500万 [1] - AI短剧画质已达网络电影水平 但在细腻表演上与真人仍有差距 如眼神空洞 [3] 影视AI技术发展趋势 - 专业化趋势 现有AI大模型难以生成高品质影视作品 需针对影视应用设计 [4] - 通用化趋势 目前AI技术多针对单个影视作品研发 缺乏通用性 [4] - 建立自主智能影视制作体系 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AI大模型 [4] - 2024年6月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成立 标志AI生成影视作品进入"觉醒"阶段 [3] - 今年可能迎来技术奇点 若AI短剧实现盈利 将打通投资和收益的正向循环 [3] 影视AI面临的挑战 - 影视数据标注门槛高 涉及艺术创新 需专业人员分析解读 [5] - 复合型人才不足 需既懂影视制作又懂AI技术的人才 [5] - 影视和科技行业存在巨大隔阂 沟通困难 [5] - 中影研制视频修复模型耗时两个多月 其中1个半月浪费在反复沟通上 [5] AI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 AI可提质降本增效 如《只此青绿》诗意镜头从7人7天缩短为1人半天完成 [8] - 将颠覆传统产业格局 影视后期公司从末端走向前端 开始智能化转型 [8] - 开辟新赛道 AI电影成本远低于传统电影 降低行业资源门槛 [8][9] - 部分演员可能被取代 特别是演技差 仅靠颜值的演员 [1][7] - 未来将进入真人和数字演员共存阶段 优秀演员仍不可替代 [7][8] AI影视的延伸影响 - 技术可延伸至广告 教育 直播 文旅等其他产业 [9] - 影视后期企业掌握大量视听数据资产 可带动万亿级视听市场 [9] - 将推动影视产业真正走向由创新 创意驱动 [9] - 如《兴安岭诡事》技术计划拓展至教育领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