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铸造铝合金产业:原料价格易涨难跌 市场需求仍待提振
期货日报·2025-06-05 10:00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约1300万吨,产量约62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26.2%,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 - 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9家,表观消费量约673万吨,对应市场价值约1300亿元,其中主流产品ADC12产量约465万吨,价值约900亿元 [1] - 产业呈现明显集聚效应,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及川渝、安徽、江西等汽车/摩托车产业发达区域 [1] 供需与价格 - 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企业理论利润空间基本维持在100元/吨下方 [2] - 5月铝合金锭市场季节性疲软,下游订单量环比下降15%20%,成品库存周转天数较4月增加35天 [2] - 电解铝价格中枢上移200元/吨,但ADC12等主流牌号价格下跌200300元/吨,形成"跟跌不跟涨"现象,约30%企业已陷入亏损 [2] 原料与生产 - 样本企业85%以上依赖国内废铝资源,进口废铝仅作为补充,优质废铝采购存在明显溢价且价格易涨难跌 [3] - 典型企业生产成本中原料占比90%(废铝),能源占比2%(天然气),其他原料占比8%(硅、铜等),行业平均加工费8001200元/吨,利润率普遍低于5% [5] - 设备通用性强,熔炼炉规格4080吨,转产灵活,ADC12牌号增产速度快,生产一批产品仅需几小时 [5] 市场特征 - 汽配领域定制化需求增加,工业领域非标品主导(如散热片、电机壳体),企业库存周期1421天 [6] - 华东企业定价参考江西保太集团加升贴水及SMM等平台数据,汽配客户账期3090天,工业件账期715天 [6] - "反向开票"政策执行分化,江西、浙江推进力度大,部分地区受阻因个体户交易占比超60%、进项税获取困难等因素 [6] 期货影响 - 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将改变定价体系,从"企业报价+升贴水"转向"期货+基差"机制,提升定价效率并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8] - ADC12与原铝价差存在均值回归特性,价差扩大时可关注废铝资源再分配,缩小时需留意"精废替代效应" [8] - 龙头企业已组建专业团队研究套保策略,中型企业关注期货价格指引并表示"价格合适可注册仓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