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中长期资金正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
财经网·2025-06-05 12:35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 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部门发布"1+N"政策体系,涵盖保险、社保、养老金、公募基金等多个方向,旨在优化市场结构、增强稳定性 [1]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加大入市力度 [2] -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对市场健康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中长期资金特性与优势 - 社保基金和险资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投资领域与国家重大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与经济转型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2] - 社保基金、养老金和险资等资金的长期性特点适合追踪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领域,能够为创新投入提供持续资本支持 [4] - 公募基金凭借低门槛、高流动性、多元化配置、风险分散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规模增长迅猛 [4] - 银行理财资金被鼓励参与资本市场,允许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有望逐渐成长为耐心资本的关键动能 [4] 机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等机构需平衡长期价值投资与产品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 [5] - 需设定合理和多元化的业绩考核机制,区分短期正常市场波动与长期投资目标 [5] - 需加强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和衍生品适度对冲风险 [5] - 在"净值化转型"背景下,金融机构需应对短期赎回压力,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建立多元化投资策略,增强优质客户获客能力 [6] 中长期资金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中长期资金通过提供稳定资本支持、优化资本配置效率、改善治理结构和稳定市场预期,成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 [7] - 能够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持续资本支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 [7] - 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培育方向流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无效产能 [7] - 入股成为重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推动ESG落地,强化公司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长的价值导向 [7] - 降低资本市场波动性,提升稳定性,增强市场韧性与信心,形成"资本—创新—产业"良性循环 [8] 对科创企业的支持 - 中小市值优质创新型企业主要集中于科创板和北交所市场,但市值规模偏小 [8] - 建议加大长期资本对科创板和北交所的支持力度,促进优质中小企业快速崛起和成长壮大 [8] - 培育更多大型优质科技型企业,对标纳斯达克精选板市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8] - 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备受市场关注,但需警惕概念股投机性和短期游资带来的风险 [9] 机构投资者作用 - 全部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2024年为53.75%,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9] - 需通过制度设计提升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和稳定市场中的作用 [9] - 扩大和规范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边界和范围,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效能 [10] - 规范机构投资者增持、减持股份等行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稳定市场和稳定预期提供支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