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出具222份假报告被判刑,最高法:严惩环境监测造假
第一财经·2025-06-05 13:31
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 - 某检测公司2018年4月成立,具备土壤、环境空气等多领域检验检测资质,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出具222份虚假环境监测报告,涉及陕西5地市44家委托单位,涵盖能源、化工等8大行业,违法所得76万余元 [1] - 法院判决该公司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并处罚金20万元,6名责任人员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至9个月,禁止3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 [2] - 最高法指出该案例对行业具有警示作用,并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以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经营乱象 [2] 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设立2424个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包括30个高级法院和201个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配备6700名法官及9400名审判辅助人员 [3] - 1700余家法院实现环境资源案件归口审理,优化跨行政区划管辖布局并引入生态环境技术调查专家 [3] - 2024年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276件,其中刑事案件25811件、民事案件151256件,判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96亿元(同比+87.5%) [3] 专项整治工作进展 - 最高法联合最高检、公安部等部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专题发布3个典型案例 [2] - 各地法院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对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