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出具222份假报告被判刑,最高法:严惩环境监测造假
第一财经·2025-06-05 13:31
最高法在阐述上述案例典型意义时指出,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被告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并对实施数据造假 的相关人员采取行业禁入措施,对其他环境监测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强有力的警示作用。同时,人 民法院结合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经营乱象,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助力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人民法院坚持依法严惩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据《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最高法 会同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 题专项整治工作,专题发布3个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各地法院联合生态环 境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近年来,人民法院扎实推进环境资源专业化审判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 机构、组织2424个,其中30个高级人民法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及 201个中级人 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6700多人,审判辅助人员9400多人。 2024年底,全国已有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或民事、行政案件归口 审理。各地法院不断优化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