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输电运维班长李敏回应21:超高压电网线路巡检如何从“人巡”到无人机“智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5 17:31

无人机技术在电力巡检领域的应用发展 - 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班长李敏从事特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14年,并探索无人机巡检技术[1] - 2013年团队开始尝试无人机巡检时面临结构复杂、操控困难等问题,初期每天仅能巡视3-5基杆塔[3] - 经过技术改进后,无人机巡检效率显著提升,半小时可完成相当于人工10基杆塔的巡视量[3] 无人机巡检技术突破 - 2017年开发三项核心技术: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多光谱成像系统(红外/可见光/紫外)检测毫米级缺陷、AI图像识别准确率达95%[3] - 2021年首次在特高压线路部署无人机机巢,实现远程调控、自动充电和智能分析,单个机巢覆盖4公里范围设备[4] - 截至2023年建成568座机巢,形成协同巡检示范区,实现从手动操控(1.0)到机巢协同(3.0)的技术迭代[4] 行业效率变革 - 传统人工巡检每日工作量约10基杆塔,无人机技术使效率提升数十倍[3] - 技术演进路径实现"人巡→机巡→智巡"的转型,推动电力巡检智能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