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到“创新”,枫叶教育的国际教育本土化突围
国际教育转型背景 - 当前国际教育面临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及实施方式需相应调整以应对数智化浪潮和全球化挑战[2] - 传统"引进"国际课程存在忽视中华文化传承、不符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等问题,亟需建立中国特色国际课程体系[3] - 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需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关键在于制定融合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课程框架[3] 枫叶教育的课程创新实践 - 公司提出国际教育三阶段发展论:从"引进"到"融合"再到"融合创新"阶段,目前已进入自主研发中国标准国际化课程的时期[4] - 推出"枫叶世界学校课程",首创要求26个学分中包含6个中文学术课程学分和1个育人教育学分,填补国内高中国际课程空白[6] - 课程采用CLIL教学框架和12种创新教学策略,专为非英语母语学生设计,同时开设领导力与创造性思维培养课程[7] 课程特色与国际化进展 - 课程设计强调"双语双思维"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中外学生分别设置必修中文课程及中国文化课程,实现文化根基与国际视野并重[6] - 已获得英国UK Ecctis认证,对接全球大学体系,并向土耳其、泰国、蒙古等国学校输出课程授权[9] - 同步推进《K12标准中文》教材全球化,通过"标准输出-本土适配-文化共生"模式将中文升维为文明对话媒介[11] 行业发展趋势 - 国际教育需从政策制定、课程研发、教学实践多层面协同发力,构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创新范式[11] - 公司作为民办国际教育领军者,毕业生已覆盖30多国700多所大学,超万名学生进入全球百强名校,验证课程有效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