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商协会主承销商评价结果 - 2024年首次披露D档主承销商,新增D档以区分业务能力较弱、展业不积极的机构,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被评为D档 [1] - D档评价标准包括:主承销金额及发行人家数低于市场后10%分位数、受到警告及以上自律处分、其他协会认定情形 [1] - 连续两年被认定为D档的机构将被取消业务资格 [2] 违规案例详情 - 江西银行2021年为机构违规代持债券提供便利,未识别交易风险 [2] - 吉林银行以"资金监管账户费"名义额外收取四平城投费用,干扰债券发行利率 [2] - 东莞农商行因债券承销管理不到位等被罚款8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2] 特色主承销商评选维度 - 价值发现能力突出机构:中信建投、工商银行、中信证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3] - 普惠能力突出机构:中国银行、中金公司、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 [3] - 开创能力突出机构: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 [3] - 服务对外开放能力突出机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 [3] 主承销商评级分布 - 全国展业银行26家:A档7家(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B档16家(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C档2家(农发行、法巴中国) [5][6] - 地方展业银行28家:A档5家(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B档18家(天津银行、成都银行等),C档3家(广州农商行等),D档3家(江西银行等) [6] - 证券公司18家:A档5家(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B档10家(光大证券、华泰证券等),C档3家(东兴证券、长江证券等) [7][8] 后续监管方向 - 交易商协会将持续优化承销机构市场化评价机制,提升主承销商执业能力,促进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