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险企入局内地市场再迎政策东风,影响几何
北京商报·2025-06-05 22:23

跨境保险政策支持 - 深圳市发布《实施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立子公司,并鼓励开发深港跨境保险产品 [1][3][4] - 金融监管总局取消港澳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的总资产门槛(原要求不低于20亿美元),新规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4] - 政策背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需求及内地居民跨境保险需求激增,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新增保费同比飙升27倍,2024年Q1达628亿港元(占香港个人业务总新增保费28.6%) [5][6] 香港保险公司内地布局方向 - 深圳成为理想门户,业务聚焦健康险、养老险,并开发贴合内地需求的产品(如跨境医疗、美元资产配置) [6][7] - 利用深圳数字贸易生态拓展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及高附加值产业保单融资,需打通跨境资金结算(如FT账户创新) [7] -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精准把握内地需求(如产品本地化)、加强品牌宣传、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 [7] 内地保险公司赴港发展动态 - 中国人寿再保险、泰康人寿等已在港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中国太保推出"保险+养老"服务面向香港居民 [8] - 中国平安探索将寿险业务扩展至香港,重点满足大湾区客户医疗健康养老需求 [8] - 核心竞争要素包括整合香港高端医疗资源、借鉴灵活产品设计(如储蓄险分红结构)、建立跨境合规团队应对监管差异 [9] 市场协同与趋势展望 - 政策将加速深港金融市场联动,预计跨境车险、医疗险等"一站式"服务覆盖80%深港人群 [6] - 香港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通过深圳子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内地头部机构(如平安)或通过"医疗+保险"生态争夺高净值客户 [7][9] - 两地市场差异要求保险机构发挥渠道优势、产品创新及投资能力(如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差异化竞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