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破银发消费的“隐形高墙”
广州日报·2025-06-06 04:16

银发经济面临的消费歧视问题 - 老年人在租房、健身、旅游等多个消费场景面临年龄歧视,例如租房被拒、健身房设65岁上限、旅行社对70岁以上老人设限制门槛[1] - 商家为规避风险而设置年龄门槛,虽可理解但属于不公平对待,构成赤裸裸的年龄歧视[1] - 这种现象不仅伤害老年群体自尊,更阻碍银发经济发展和消费潜力释放[1] 银发经济需求特征 - 现代65岁以上老年群体已非传统概念中的"垂垂老矣",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2] - "新老人"群体具有心态年轻、身体健康、经济宽裕、时间充裕等特征,消费意愿强烈[2] - 老年群体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是极具潜力的消费群体[2] 解决方案探索 - 风险分担方面:建议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保险产品,借鉴国外租赁担保公司制度[2] - 增加供给方面:铁路部门推出老年旅游专列、"百元一日聚"等创新模式受到欢迎[2] - 当前相关探索仍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2] 适老化发展现状 - 物理层面的适老化改造已取得进展,但观念层面的适老化严重滞后[2] - 部分企业仍对老年群体存在偏见,视其为"麻烦"和"负担"[2] - 认识观念的更新是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前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