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政企共建实训中心贯通产教“最后一公里”——近2000名学员“毕业即上岗”
新华日报·2025-06-06 07:37
就业市场结构性难题 - 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导致就业市场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 [1] - 常熟市通过政企共建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破解结构性矛盾 今年以来近2000名学员实现"毕业即上岗"且多数入职长三角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 [1] 实训中心运营模式 - 中心配备8个培训基地和180余台套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化设备 采用"社会招生+校企合作"双轨模式 [1] - 投入4000万元购置工业基础/工业视觉/工业机器人等设备 30多名师资均来自生产一线 同步承接企业服务项目达7000万元 [3] - 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 国企入股+免3年租金+学员补贴 政企联合工作组对接160家制造业领军企业需求 [3] 企业培训成效 - 华兴欧立通2023年已有200名技术员完成实训 实训中心可快速匹配企业需求点和时间点 实现"到岗即用" [2] - 电气自动化培训班学员两周即掌握PLC编程 二期班学员结业后全部入职苏州/常熟智能装备企业 [1] - 四川泸州技师学院毕业生通过两周"订单班"培训 从零实操基础成长为产线熟练工 [1] 政企合作机制 - 由教投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和富纳艾尔科技三方投资8000万元于2023年组建实训中心 [2] - 已与立讯精密/海康威视等160家企业和400所高校合作 两年累计培养5000多名高技能人才 [3] - 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现场高度同步 实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企业用工"闭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