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麦角硫因陷多重争议,究竟是有效产品还是营销噱头?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6 16:37

麦角硫因市场概况 - 全球麦角硫因销售额预计2027年突破8.104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36.17% [1] - 2024年全球麦角硫因原料市场规模0.63亿美元,2031年有望达1.61亿美元 [1] - 麦角硫因在中国尚未取得新食品原料批文,仅限于化妆品和医药中间体使用 [4] 产品定位与争议 - 麦角硫因被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而非药品,在美国、日本等地已获食品补充剂认证 [1][4] - 科伦药业产品"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60粒,强调纯度99.9%且符合日本GMP标准 [4][5] - 学界对麦角硫因在人体作用机制和临床验证方面仍存研究空白 [2][8] 生产技术与成本 - 传统提取法成本高昂,牛肝菌中EGT含量1812μg/g,杏鲍菇542μg/g [6] -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使原料成本下降90%,纯度可达99%以上 [8] - 川宁生物在建年产0.5吨麦角硫因生产基地 [6] 主要企业布局 - 华熙生物2024年获美国Self-GRAS认证,相关研发累计投入39.66万元 [7] - 仅三生物月产能达3-5吨,福瑞达将麦角硫因纳入化妆品核心研发方向 [8] - 全球90%麦角硫因通过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生产 [8] 应用领域 - 外敷用于抗衰护肤,口服常与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肽等搭配 [3] - 现有研究显示EGT具有多种潜在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仍需开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