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行业增长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但即时零售增速是前者的三倍多 [1] - 即时零售覆盖品类从餐饮外卖扩展到iPhone、服装、酒水等主流品类,30分钟内送达 [1] - 美团闪购2024年1-8月夜间订单占比达26%,显示非传统时段需求旺盛 [4] 商业模式演变 - 早期仓店一体和前置仓模式因高成本、低毛利(如每日优鲜暴雷)逐渐被淘汰 [2] - 当前主流模式为美团、饿了么整合社会化供给,合作41万家独立店铺和4000家品牌连锁,远超自营能力 [6] - 闪电仓(80平方米,7000-8000个SKU)租金成本仅为门店一半,单仓利润率最高达10% [6] 用户需求变化 - 35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超70%,消费行为受情绪和社交驱动,囤货需求减弱 [7][9]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60%-70%,主力场景为出行和社交,生鲜、食品、医药为高频品类 [9] - "一代户"(独居年轻人)在京沪等地占比超55%,推动即时需求激增 [9] 竞争格局与影响 - 美团闪购3C家电品类下单人数、频次与客单价提升,直接冲击京东基本盘 [10] - 传统电商618/双11大促销售额占比下降,平销期和小型营销节点重要性上升 [7][10] - 便利店品牌如全家、罗森近40%已接入即时零售,茅台酱香酒等高端品类通过代运营入驻 [14] 品牌与商家策略 - 青岛啤酒通过数据筛选60个前置仓替代传统1万家终端,降低铺货成本 [13] - 成人用品等隐秘品类在酒店集中商圈单店月订单达722单,依赖精准选址 [14] - 平台补贴战(如100亿元投入)短期内加剧市场竞争,但可能扭曲供给质量 [13] 行业趋势展望 - 即时零售网络效应加速品类扩张,可能蚕食服饰、美妆等电商优势类目 [9][10] - 去中心化模式重构品牌线下渠道,数据驱动降低传统进场费与人力成本 [13][14] - 行业从"大促依赖"转向常态化运营,商家需适配场景与产品独特性 [15]
即时零售,需要618吗?
36氪·2025-06-06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