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组合拳”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6-07 01:26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模式调整 - 央行6月6日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模式,当月实现2000亿元净回笼 [1] - 操作模式与MLF类似,包括提前一天发布公告和多重价位中标机制,区别于7天逆回购的固定利率模式 [1][2] - 2024年10月起买断式逆回购已明确采用市场化定价模式,央行决定规模而市场决定利率 [2] 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 买断式逆回购将作为3M/6M期限资金投放渠道,与MLF(1Y期限)共同构成中长期流动性投放体系 [2] - 3月以来MLF回归净投放且取消政策利率属性,转变为常规流动性工具 [2] - 5月央行通过降准(释放1万亿)、MLF净投放3750亿元等方式对冲政府债净缴款1.46万亿元 [3] 6月流动性展望 - 预计6月政府债发行压力低于5月,MLF可能延续净投放但超额续作压力较小(到期1820亿元) [3] - 不排除央行继续操作6M品种买断式逆回购以维持流动性充裕 [3] - 5月降准后OMO维持数百亿至千亿级别净投放,显示央行明确呵护态度 [5] 利率定价机制 - 买断式逆回购利率预计与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接近,采用市场化定价 [4] - 央行将延续不公布中标利率的模式,保持7天逆回购作为主要政策利率 [4] - MLF多重价位中标后其利率可能接近1年期同业存单收益率 [4] 货币政策观察期 - 5月集中落地降息降准等政策后进入成效观察期,短期或维持常规工具偏松操作 [5] - 政策方向下一个重要观察节点为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5] - 当前市场对宽货币预期收窄,因中美经贸共识达成及存款利率同步下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