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科八条” 改革再出发 | “轻资产、高研发投入”再融资案例渐次落地 科创板精准激活上市公司创新活力
科创板八条改革成效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一周年 改革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明确"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 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1] - 9家科创板公司按新标准申请再融资 合计拟融资247.96亿元 集中在半导体、生物医药行业 包括寒武纪、迪哲医药等 [1][2] - 政策允许"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再融资时突破30%补充流动资金限制 提升资金使用灵活性 [2] 企业再融资案例 - 寒武纪启动49.8亿元定增 为上市以来最大融资 投向大模型芯片及软件平台项目 [2] - 迪哲医药完成17.96亿元定增 为首单适用新标准的未盈利企业 67.18%募资用于新药研发等不确定性较高项目 [3] - 芯原股份64.89%再融资资金用于IP研发人员工资及IP购置 契合半导体IP技术高研发投入特点 [3] 行业影响与反馈 - 生物医药和半导体成为主要受益行业 迪哲医药、芯原股份再融资已注册生效 寒武纪等7家公司处于审核问询阶段 [2][3] - 政策解决轻资产企业被迫投资固定资产问题 芯原股份董事长指出新标准助力企业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4][5] - 全市场再融资申请量显著增长 形成政策红利释放到市场热度升温的良性循环 [6] 政策实施现状 - 科创板超百家企业符合新标准 目前仅9家尝试再融资 因企业融资节点差异及政策适应期影响 [6] - 投行人士指出新标准提升审核效率 华泰联合证券认为政策有效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瓶颈 [6] - 半导体、生物医药、软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为主要适用行业 企业可更合理规划研发投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