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核心观点 - 央国企上市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运用市值管理工具等手段提升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 [1] -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央国企开展市值管理,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证监会先后印发市值管理相关文件 [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116家央国企已公告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总市值达40.6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47.9% [3][4] 市值管理重要意义 - 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3] - 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 - 增强市场信心,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发挥"压舱石"作用 [4] 政策演进历程 - 2004-2013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市值管理 [5] - 2014-2023年:制度鼓励与监管并行发展 [5] - 2024年后:进入正式规范与高质量发展阶段 [5] 考核指标体系 - 价值创造指标:包括"一利五率"基础指标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等成长指标 [7][8][9] - 价值实现指标:包括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等传递指标和市值增长率等经营指标 [10][11][13] 实施要点 - 建立市值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和执行组三级组织架构 [14][15] - 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评估行业声誉、专业资质等要素 [16] - 通过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实现基础考核指标 [17] - 运用股权激励、股票回购等工具提升价值经营指标 [22] 综合实施策略 - 剥离非核心资产,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运营效率 [20] - 建立多渠道投资者沟通机制,定期发布高质量信息 [21] - 制定长期战略规划,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市值 [23] - 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24][25] - 利用大数据、AI技术建立市值管理信息系统 [25] 特殊考量因素 -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操作合法合规 [26] - 合理规划增持/减持节奏,维护市场稳定 [27] - 平衡国有股东与其他股东利益,践行ESG战略 [28] - 建立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 [29]
系统综合施策 推动央国企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
上海证券报·2025-06-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