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数字乡村建设底座
经济日报·2025-06-07 05:43
数字乡村政策规划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旨在通过新要素激活农村主体、要素和市场,改变农业生产、治理和生活方式[1] - 政策目标包括2025年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提高、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1] - 我国已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框架,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超90%[1] 数字乡村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7.4%,涌现"透明农场""数字花卉""电商+网红"等数字化应用场景[2] - 东西部协作模式成效显著,如杭州余杭区通过技术、人才、资源输出支持四川苍溪县数字乡村建设[2] - 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数字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数字乡村"一张图"智治模式逐步普及[2] 基础设施与农民赋能 - 需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重点提升网络与信息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传统设施数字化升级及数据平台互联互通[3] - 涉农数据资源将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乡村新业态壮大及治理效能提升,需探索适合乡村特点的可持续建设模式[3] - 通过优化数字资源供给、加强培训降低应用门槛,培育数字新农人,形成供需适配的良性循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