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分析 - 光伏产业链供给过剩显著,2024年主产业链名义产能超1000GW,远超2025年650-700GW的组件需求预期 [1] - 政策层面多部门通过规范产能、化解结构性矛盾、调控价格等方式释放解决供给侧问题的决心 [1][19] - 市场层面二三线企业因持续亏损(主产业链亏损近一年)、资产负债率高企(超70%)导致筹资受限,并购重组加速 [1][17] - 头部企业采取"减产挺价"、优化现金流等措施应对,行业供需关系有望随落后产能淘汰而改善 [1] 需求端分析 - 2025年Q1国内新增装机59.71GW(同比+31%),4月单月装机45.22GW(同比+215%),抢装态势显著 [2] - "沙戈荒"大基地项目规划装机潜力近10TW,2025年计划建成投产50GW支撑需求 [2] - 1-4月电池组件出口105.3GW(同比+4%),其中电池片出口同比+29.8%反映海外组件产能扩张 [2] - 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5%-10%,组件需求达650-700GW [2][8] 产能全球化 - 贸易壁垒推动组件封装产能向美国、土耳其、印度等地布局,美国2025年底电池片产能预计<10GW [3] - 具备海外低关税产能(如印尼、老挝)的企业可规避高关税,如横店东磁、钧达股份在印尼布局 [3] - 海外辅材产能(福斯特泰国胶膜、信义光能马来西亚玻璃)因靠近终端市场提升溢价空间 [3] 技术迭代 - TOPCon头部企业通过效率升级(钧达目标量产效率提升0.5%)和降本(非硅成本降至0.16元/W以下)打破盈利困局 [4] - XBC组件效率超24%,分布式场景发电量较TOPCon高1%-11%,央国企招标占比提升至2% [4] - HJT 2026年组件功率有望达750W+,专利壁垒少、双面率高等优势在垂直安装及海外市场突出 [5] - 金属化工艺是降本关键,TOPCon与HJT非硅成本差距有望缩窄至0.04元/W以内 [5] 财务数据 - 主产业链持续亏损近一年,25Q1末一体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处于70%以上 [21][34] - 部分企业在手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借款,长期资金压力较大 [37][41] - 资本开支自24Q1持续下降,23H2起新增产能投放显著放缓 [30][35]
光伏2025年中期策略:供给侧困境反转见曙光,看好产能再全球化、技术迭代
搜狐财经·2025-06-07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