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动真格让监督更有力
南方都市报·2025-06-07 20:27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 -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 突出"诉"的刚性监督作用 案例涉及水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和农用地 海洋资源保护等多方面 [2] - 典型案例以可诉性引领精准性规范性 对相应垂直领域的案件办理起到示范作用 选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这一案件量最大 最成熟的领域切入 [2]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数据 - 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 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7.4万件 其中行政公益诉讼6.1万件 提起公益诉讼6700余件 占全部领域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的57% [3] -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检察公益诉讼的"基本盘" 完整覆盖民事 行政两大类公益诉讼案件类型 [3] 检察公益诉讼的可诉性特点 - 最高检要求检察公益诉讼聚焦公益保护 准确把握可诉性这一基本要素 以"可诉性"严把案件质量关 [4] - 检察公益诉讼有诉前监督程序和提起公益诉讼等多种监督路径 针对被监督对象虚假整改 不彻底整改等问题 必须充分体现可诉性 [4] - 公益诉讼不仅"诉得起来" 更能"诉到最后" 通过完整履行诉讼职责凸显"诉"的刚性监督特质 [6] 典型案例实践情况 - 在贵州仁怀 江西分宜等行政公益诉讼案中 检察机关发现行政机关怠于履职 经过磋商 检察建议等监督形式后仍推进迟缓 最终走完整个诉讼流程 不因整改完成而撤诉 [5] - 事实证明 拿到败诉判决后的整改治理能够排除困难切实推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