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预训练到世界模型,智源借具身智能重构AI进化路径
第一财经·2025-06-07 20:41

AI发展趋势 - AI发展速度被低估 技术进步呈现非线性特征 大模型作为基础设施未来将更关注上层应用 [1] - AI重点从大语言模型预训练转向世界模型培育 智源研究院宣布进入"具身智能"探索阶段 [1][3] - 大模型与机器本体深度耦合 推动机器人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 加速数字与物理世界融合 [3] 世界模型技术 - 世界模型尚无统一定义 智源通过"悟界"系列产品体现技术理解 包括Emu3/Brainμ/RoboOS 2.0等 [3][4] - Emu3实现多模态技术突破 通过视觉tokenizer统一处理图像/视频/文本 简化跨模态知识迁移 [4] - 大模型需突破时空感知隔阂 才能实现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跨越 [4] 底座大模型发展 - 大语言模型性能提升放缓 突破路径包括强化学习/数据合成/多模态数据 [5] - 多模态数据规模可达文字数据百倍至万倍 但利用率低下 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5] - 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本质是让AI感知物理世界 通过与硬件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5] 具身智能挑战 - 存在"数据-能力"循环悖论:具身能力不足限制数据采集 数据稀缺又制约模型发展 [6] - 技术路线尚未收敛 不同厂商采用差异化探索方式 智源方案仅为"一家之言" [6] - 跨本体小脑技能未达共识 需通过产业迭代实现硬件标准化 [8] 机器人行业痛点 - 场景泛化能力差 单一机器人难以适应多场景工作需求 [9] - 任务泛化能力差 需搭载不同程序完成同类场景不同任务 [9] - 本体泛化能力差 机器人设计高度依赖特定工作场景 [9] 控制技术现状 - MPC控制技术存在三大局限:仅适用结构化环境/固定流程/预编程任务 [10] - 具身大模型处于GPT-3前探索期 技术路径未统一 产业落地需突破多模态融合等基础问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