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生态重构进行时:监管、科技与市场格局演进
搜狐财经·2025-06-08 16:38

2025消费金融生态大会 - 大会主题为"金融促消费 共启新征程",聚焦消费金融行业转型与升级,持牌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科技服务商等参与讨论 [2] - 马上消费金融作为重庆代表性企业,强调科技赋能主业,优化金融产品供给,适应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2] - 公司董事长赵国庆表示正围绕高频消费场景挖掘新业态,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大会既是公司十周年总结,也是行业前瞻布局 [2] 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 1985-2009年为萌芽期: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首张信用卡,市场由国有大行主导,业务以信用卡为主,P2P平台"拍拍贷"诞生标志互联网金融萌芽 [3] - 2009-2013年为试点期:银监会批准首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采用线下展业模式,P2P快速发展带来互联网思维 [3][4] - 2014-2017年为发展期:第二批七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总数达24家,互联网消费信贷依托电商平台爆发式增长,但野蛮生长导致风险显现 [4] - 2017年至今为规范期:监管加强,持牌机构稳定在31家,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科技驱动发展 [5] 行业竞争规则重塑 - 监管政策引导:利率上限、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等规定促使竞争转向服务效率、风控能力和产品创新 [6] - 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提升获客、风控、运营效率,降低服务门槛,促进市场多元化 [7] 市场格局与机构转型 - 行业呈现优胜劣汰态势,马上消费金融副总经理孙磊指出当前面临增量收缩、存量内卷、风险上移等挑战 [8] - 招联消费金融通过科技投入战略升级,推出行业突破性大模型产品 [8] - 马上消费金融发布"天镜"3.0大模型,覆盖零售金融八大领域,服务超2亿用户 [9] - 蚂蚁消费金融依托支付宝生态闭环,小米消费金融聚焦3C垂直领域,海尔消费金融布局家电等场景,合作商户1.1万家,服务分期用户超300万 [9][10] -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转型滞后,创新不足,竞争力弱化,需突破传统路径依赖 [10] 未来趋势 - 行业将呈现马太效应加剧、科技投入分化、场景深耕细作三大趋势,机构需构建差异化壁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