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紧急回应“常压油箱”“车圈恒大”两大争议,车企高管密集发声:反对 “内卷式”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2025-06-08 19:16

比亚迪回应争议 - 中国PHEV技术及标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亚迪2021-2023年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符合法规要求[1] - 对于长期纯电行驶的PHEV车型,建议每隔一周左右启动发动机运转3~5分钟以满足排放合规要求[1] - 基于客户反馈,比亚迪已全部切换为高压油箱方案[1] - 浙江某头部车企也采用了常压油箱方案,并相信他们有符合环保及法规要求的解决方案[1] - 河北某车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发起关于汽车行业"高负债率"、"财务造假"等话题,并向监管机构恶意举报比亚迪[1] - 监管部门确认比亚迪没有问题,公司保留追究恶意举报法律责任的权利[1] 行业价格战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仅有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6] -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200多款,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6] - 5月"价格战"加剧,降价车型达百余款,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6] - 适度降价是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但无底线价格战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6] 车企高管观点 - 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称"常压油箱和排放严重不达标事件"是典型的违法犯罪案件,要有公开结论[1] -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饮鸩止渴的手段[2]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当前竞争让经销商、供应商链条上的100多万职工感受到巨大压力[4] -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提到"内卷式"竞争会影响供应链稳定,降低零部件质量和安全标准[4] - 吉利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要充分利用全球过剩产能[8] - 比亚迪未来资本开支将重点投向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建设[8] 行业破局之道 - 企业需要回到技术创新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产品[9] - 车企应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研发、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改善制造成本[12] - 中国汽车企业应通过原生和原创路线,基于用户全程体验的服务能力布局实现差异化竞争[12] - 汽车行业兼并整合是"内卷"的必然结果,也是治理"内卷"的重要手段[12] - 未来1~2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回归到理性竞争和健康可持续的价值回归线上来[13] 行业底线共识 - 坚持质量与安全标准不动摇,守住法律法规底线[12] - 坚持诚信经营和契约精神,维护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关系[12] - 坚持长期主义,以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构筑价值高地[12] - 拒绝夸大式宣传,反对"拉踩式"营销[12] - 不能把"价格战"卷向海外,更不能相互诋毁拆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