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名单、风险信息共享,两规范剑指收单外包管理
北京商报·2025-06-08 19:16

行业新规发布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两项新规,旨在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防范业务风险 [1] - 两项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文件,明确了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自律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1] 备案管理现状 - 截至6月8日,通过备案的外包机构达3.2万余家,其中提供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的718家,取消备案的超过2000家 [3] - 备案管理机制要求"先备案后展业",自2020年以来已提高外包服务市场信息透明度,打击涉赌涉诈、套码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 [3] 备案规范要点 - 明确外包机构备案条件、备案信息及证明材料要求,规定备案审核内容、标准、时限和公示信息 [4] - 特别强调聚合支付技术服务需与持牌机构界定数据安全管理责任边界,构建独立安全技术架构,防范数据泄露风险 [4] - 聚合支付服务类机构因掌握大量交易量且技术密集,需实施差异化严格管理 [5] 评价规范要点 - 列示30种风险行为,包括参与洗钱、欺诈、商户资金结算、转包分包、伪造交易信息等违规行为 [6] - 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明确黑名单管理标准和风险信息共享要求 [6] - 评价不合格的外包机构需在20个工作日内终止合作,其他收单机构不得与之建立新业务关系 [6] 行业影响分析 - 黑名单共享机制要求全行业共同惩戒,防止违规机构重新注册或变相新增业务 [7] - 短期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高风险小外包机构,解决"随便拉个地推团队就能干外包"的问题 [7] - 长期来看,合规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外包机构将获得更多业务机会,行业竞争将从价格转向合规和技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