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并购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并购交易规模达2248.89亿元,同比增长50.3% [3] - 自2024年9月起深市公司累计披露并购重组817单,涉及金额3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111% [4] - 政策推动下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收购交易占比显著提升 [3] 并购参与主体与模式创新 - 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动能增强,出现央企与央企、央企与地方国企、国企与民企间的并购案例 [3] - 并购手段多元化,除现金/股份收购外,定向可转债支付案例增多 [3] - 出现同一实控人旗下上市公司与非上市资产重组案例(如粤民投收购辽宁成大) [3] 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动态 - 通富微电、上海医药等多家上市公司作为LP参与投资并购基金 [5]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成立,注册资本约90亿元 [5]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基金实现产业链协同、技术革新或业务跨界拓展 [7] 并购基金的核心作用 - 精准匹配上市公司与一级市场需求,产生"1+1>2"协同效应 [6] - 为股权创投机构拓宽退出路径,减少对IPO单一通道依赖 [8][9] - 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涌现(如上海国资基金规模超500亿元),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 [8] 典型案例与交易细节 - 海尔集团斥资131亿元收购汽车之家41.91%股权 [4] - 华大九天拟全资收购芯和半导体补强EDA技术 [4] - 鸿合科技筹划控股权转让,反映投资机构控股上市公司趋势 [3] 区域政策与产业整合 - 北京、上海、深圳、安徽等地出台并购基金支持政策 [8] - 地方政府通过资本纽带重构区域产业竞争力(如上海国资基金聚焦强链补链) [8] - 并购重组成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的核心引擎 [3]
猛增超50%,上市公司、国资、私募都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2025-06-08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