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债新政首月发行超4000亿,发行主体仍待拓宽
第一财经·2025-06-08 21:43

科创债市场概况 - 科创债是专为科技创新领域企业设计发行的公司债券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债券,2022年5月正式推出[2] - 2025年3月央行宣布将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 - 5月7日~6月7日市场发行了221只科创债,总规模达4027.77亿元,同比增长322%[1][2] - 5月科创债总发行量达3483.29亿元,同比增长402.5%,创2022年以来单月最高发行规模[2] 发行主体结构 - 银行成为科创债发行中坚力量,发行总额2274亿元,占比超过50%[1][3] - 五大国有银行合计发行规模达1100亿元,其中建设银行发行规模最高达300亿元[3] - 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和央国企,中小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参与度不足两成[1][7][8] - 超过九成的债券信用评级为AAA或AA+,民营企业因规模小、业绩波动大被排除在外[8] 产品特征 - 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期限大多集中在3至5年,平均发行利率约1.67%[3] - 新发科创债中120只期限在3年以内,占比超五成,存在融资期限错配问题[1][3] - 交易所公司债发行期限相对较长,集中在1-3年和3-5年区间,短期债券主要来自银行间市场[3] 投资者结构 - 主要投资者包括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部分险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4][5] - 5月科创债加权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3.82倍,较4月2.69倍提升41.9%,多只债券认购倍数突破5倍[4] - 险资累计买入的科创债中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占比超60%,理财公司明确参与银行间市场投资[5] 市场问题与建议 - 中小银行面临资金投向和风险管理压力,多数处于观望状态[7] - 民营科创企业因缺乏固定资产抵押难以达到债项评级AA级标准[8] - 建议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和信用缓释工具解决民营企业担保物不足问题[9][10] - 建议中小银行探索"投贷联动"模式,推出细分债券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债"[9] - 关键解决方案是引入长期耐心资本,支持发行长期科创债,推动社保、保险资金配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