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于6月5日宣布将在6月6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操作期限为3个月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进行 [1] - 此次操作打破以往月末公告惯例 改为月初提前预告 [1] - 买断式逆回购作为2024年10月启用的新工具 与传统质押式逆回购不同 债券所有权在操作期间发生转移 [3] - 央行在官网新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 披露5月各项工具合计净投放11196亿元 [3] 流动性调控背景 - 银行体系流动性近期呈现边际收敛态势 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达4.16万亿元 创历史单月最高纪录 [4] - 6月还有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包括5000亿元3个月期和7000亿元6个月期产品 [4] - 1年期AAA级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较5月8日上行3.5个基点 [4] - 6月通常是信贷投放高峰期 金融机构资金需求量较大 [4] 政策效果与影响 -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供给万亿元基础货币 有效夯实资金面充裕基础 [4] - 操作时间提前至6月6日 有助于金融机构根据资金需求及时参与招标 为流动性管理创造条件 [4] - 操作释放出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明确信号 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 强化逆周期调节效果 [5] - 买断式逆回购与中期借贷便利、抵押式逆回购等工具形成有效配合 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充裕 [5] 市场传导机制 - 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定价更加市场化 有助于促使回购利率下行 [5] - 操作可降低券商融资成本 为股市资金供给开辟新渠道 [5] - 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来源成本 进而降低实体经济和上市公司融资成本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5] - 新设专栏披露操作情况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发挥预期引导作用 [5]
央行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提前出击 应对6月4.16万亿存单到期压力
搜狐财经·2025-06-08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