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挑战“全球最长猫道”,《环球时报》记者现场直击
燕矶长江大桥工程创新 - 大桥采用世界首创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悬索桥结构体系,全桥4根主缆总长约12公里,钢丝总长3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8圈,总重6.5万吨相当于多座埃菲尔铁塔[3] - 单根主缆最大缆力约7万吨,4根主缆总拉力达28万吨,创世界主缆拉力最大悬索桥纪录[3] - 使用2160兆帕高强度钢丝绳(国内强度第一)和双层面网结构,34个横向通道确保稳定性,150米单元段滑移铺设技术实现"如履平地"[4]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国产人形机器人首次在184米高空、3公里长的柔性非铺装猫道上完成行走挑战,展示复杂工况下的运动控制与自平衡能力[6] - 升级环境感知算法、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及激光雷达,强化视觉避障功能,高容量电池模组提升续航[6] - 机器人可自主跨越一般障碍物,仅需人工协助通过大型金属部件衔接处,步态稳健并能完成挥手、飞吻等交互动作[6] 机器狗应用测试 - 机器狗腿部与足部经强化设计以增加防护和摩擦力,配备激光雷达实现自主避障,完成从南塔至北塔的全程3公里行走[6] 智能建造场景展望 - 具身智能与AI技术将推动无人装备在高风险、高强度工程场景的应用,如主缆巡检(替代日均30公里人工行走)和现场杂物清理[7][8] - 此次挑战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复杂场景技术积累,促进跨行业融合,未来计划在2026年大桥通车时展示机器人进阶能力[7][8] 工程背景与设计理念 - 猫道单条宽3.45米、长3公里,总长12公里为全球最长,设计基于通航需求与航空限高约束,采用一跨过江方案[3][4] - 建设目标非刻意破纪录,而是满足跨径大(跨江)、载荷大、垂跨比小的实际工程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