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政策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旨在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防范业务风险 [1] - 两项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制度,明确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等具体操作流程 [2] - 2020年以来已建立外包机构备案管理机制,2024年制定《办法》作为基本制度,对收单机构外包业务管理作出总体规定 [1] 备案管理要求 - 《备案规范》坚持"先备案后展业"原则,要求外包机构定期报送关键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市场状况 [3] - 外包机构可选择申请备案特约商户服务、受理终端维护、特约商户引荐、支付受理标识张贴、交易信息转接服务等业务类型 [3] - 通过人工方式提供外包服务的机构不得申请交易信息转接服务备案 [3] 数据安全管理 - 交易信息转接服务机构需遵守数据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与持牌机构明确数据安全责任边界 [4] - 要求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独立业务系统,建立数据加密机制和访问权限管理机制 [4] - 需对敏感数据加密传输,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 [4] 评价体系优化 - 《评价规范》优化评分标准,从主观、客观及行业自律管理三大维度评估外包机构 [5] - 引入风险系数折算最终得分,根据风险信息类型、等级和累计情况计算 [5] - 明确30种风险行为,包括参与洗钱、欺诈、违规资金结算、伪造交易信息等 [5][6] 风险分级管理 - 按照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 [6] - 建立黑名单管理标准和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6] - 强调通过行业联合惩戒推动违法违规外包机构市场退出 [6] 未来工作重点 - 将持续推动外包机构备案管理,提升市场透明度 [6] - 督促持牌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合作机构信息登记和更新 [6] - 组织开展外包服务评价工作,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6]
两项新规加强支付外包机构备案及评价管理 确保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
金融时报·2025-06-09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