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如何构建新生态
金融时报·2025-06-09 09:40

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模式转型 - 银行需创新产品与场景覆盖,深化产融协同,通过叠加政府补贴、车商优惠及银行让利形成共赢模式,与车企深度绑定[1] - 银行需数字化赋能,利用智能风控系统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客户体验[1] - 强化科技赋能是银行发展汽车金融贷款的重要布局方向[1][5] 汽车金融贷款市场规范 - 多地银行转向"低息低返"或"低息零返"模式,有银行将贷款返佣比例从15%调降至5%,年费率下调至3%[1] - 四川及河南等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要求优化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模式,降低对客实际利率、合理确定佣金比率[1] - 开封市银行业协会要求做到"三个杜绝":杜绝推介高佣金产品、杜绝诱导提前还款、杜绝扭曲贷款意愿[2] "高息高返"模式分析 - "高息高返"指银行以高额佣金吸引经销商合作,经销商获得返点用于补贴车价[3] - 部分经销商为追求短期佣金向偿债能力较弱客户推销车贷产品,将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3] -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措施禁止"贷款利率与经销商返佣挂钩"的不当竞争[3] 监管政策与行业倡议 - 重庆监管局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以"高额返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3] - 上海倡议严格汽车金融产品定价,不得将利率水平与返佣比例挂钩[4] - 国家鼓励汽车消费,银行加大汽车贷款业务布局,市场竞争加剧[4] 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银行需从传统"车贷放款者"向"场景经营者"转变,融入产业链和消费链[4] - 部分上市银行2024年汽车贷款或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规模实现大幅增长[5] - 专家建议构建车贷数字化运营平台,布局绿色金融产品如新能源车贷款贴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