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蓝 水碧 山青“三重奏”
中国环境报·2025-06-09 09:43

生态环境质量 -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居全国前列 [1] - 9个中心城市、88个县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9.1% [3] - 贵阳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四 [4] - 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主要河流222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99.1%,23个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7]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 - 贵阳市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和"天、空、地"一体化的外场综合观测系统 [4] - 贵州推出一系列制度方案,包括调整产业、降尘控车、压减燃煤、联防联控等举措 [4] - 2024年7月印发实施《贵州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细化29项具体措施 [4] - 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到重点工业企业持续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5] 水资源保护 - 黔东南州通过综合治理、协作保护、景区联动等措施加强舞阳河流域治理与保护 [7]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舞水(舞阳河)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7] - 贵州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实施一揽子计划和一系列措施 [8] - 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黔西南州跻身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名 [8]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2024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266.14万吨,综合利用量为8838.25万吨,处置量为1880.72万吨 [10] - 全省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约358.94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3.10万吨/年 [10] - 六盘水市水城区杨梅片区煤矸石填沟造地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预计可消纳约100.2万吨煤矸石 [10] - 2024年8月发布《贵州省煤矸石填沟造地试点示范技术指南(试行)》,实施第一批6个试点示范项目,拟消纳煤矸石约1300万吨 [11] 生态修复与资源转化 - 2024年全省生态修复消纳磷石膏721万吨,占全部消纳量的61% [12] - 推进实施清镇市莲花寺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遵义市铝业赤泥土壤化边坡治理与基干土制备等项目,拟消纳赤泥约20万吨 [12] - 建成"焙烧法""水洗法"锰渣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年处理锰渣160万吨 [12] - 单株碳汇项目已惠及全省668个村1.2万户,共开发479.8万余株林木,年可售碳汇量4797万千克,开发金额1439.3万元 [5]